在單位被上司罵,回家卻對老婆撒氣的人,到底怎么想的?
前幾天,一則讓人痛心的新聞登上熱搜:一對年輕的夫妻因為瑣事發生爭吵,丈夫情緒失控之下,將妻子按在床頭,用枕頭捂住口鼻,致使妻子窒息死亡。
事情發生得很突然,以至于連妻子最后的呼救聲都沒能發出來,就離開了人世。
而爭吵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當天早上,妻子沒有將車鑰匙和家里的鑰匙放在一起,丈夫在單位受了氣,回家找不到車鑰匙,就一股腦兒地將氣撒在了妻子身上。
新聞一出,評論區里瞬間炸開了鍋。
有人憤怒于丈夫的殘忍無情,對朝夕相處的妻子痛下殺手;有人感慨于婚姻的可怕,不知道枕邊人何時會變成一個嗜血的惡魔;也有人疑惑不解,為什么有人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卻要對無辜的家人發泄?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一位男士,在公司里被領導批評了,一肚子火沒處發。回到家,看到孩子不寫作業,正在玩游戲,上去就把手機給摔了。孩子懵了,也憤怒了,頂嘴了一句。他更加火大,上去就踹了孩子一腳。妻子聽到動靜,過來詢問情況,結果也被他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
那一刻,他仿佛成了一頭失控的野獸,不僅傷害了無辜的家人,也讓自己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中。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有的人在單位受了氣,回到家就看什么都不順眼,對家人挑三揀四,甚至動手打罵。
在外唯唯諾諾,回家重拳出擊,這種行為看似是在發泄情緒,實則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現。
人在遭遇挫折和攻擊時,往往會有兩種應對方式:向內攻擊和向外攻擊。向內攻擊的人,會把所有的過錯和問題都歸結于自己,于是自怨自艾、自輕自賤,甚至自我傷害;向外攻擊的人,則會把憤怒和不滿都投射出去,尋找一個替罪羊,把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
在單位受了氣,回家對家人發泄,就是典型的向外攻擊。只不過,這種攻擊并不是真正的強大和勇敢,而是一種本能的、低級的應對方式。因為真正有力量的人,在面對挫折和攻擊時,會選擇更加成熟和理智的方式去應對,而不是讓無辜的家人成為自己的出氣筒。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
“在單位受了氣,回家跟老婆孩子發火的人,說白了就是恃強凌弱。他們不敢跟領導硬碰硬,因為領導有權有勢,自己惹不起;只能回家沖老婆孩子發火,因為他們弱小無助,自己惹得起。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欺軟怕硬、窩里橫。”
或許有人會說,有時候在外面受了氣,心里實在憋屈,忍不住就想找個地方發泄一下。可問題是,家人不是情緒的垃圾桶,也不是你可以隨意傷害的靶子。你的每一次發脾氣、每一次動手打罵,都是對家人深深的傷害和摧殘。
作家劉娜曾說:“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槍口其實是對準了最親愛的人。”
那些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卻對家人發泄的人,就像是拿起了這把槍,親手射向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曾看過一個采訪,一位父親因為工作上的不順心,回家后對女兒大發雷霆,甚至動手打了女兒。女兒被打得鼻青臉腫,滿臉恐懼和委屈。
事后,這位父親在鏡頭前痛哭流涕,他說自己當時就像是被魔鬼附體了一樣,完全失去了理智。他深知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卻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這位父親的經歷,讓人深感痛心和惋惜。他明明知道女兒是無辜的,卻還是把氣撒在了她身上,給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很多時候,情緒的爆發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可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彌補的。也許你會在事后感到懊悔和自責,可那些被傷害的人,卻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治愈和修復。
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而不是充滿硝煙的戰場。家人,應該是最親近的人,而不是彼此傷害的敵人。
如果你也有在外面受了氣,回家想對家人發泄的沖動,不妨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1. 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
當你覺得情緒快要失控時,先停下來,深呼吸幾次,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記住,沖動是魔鬼,只有冷靜下來,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斷和選擇。
2. 轉移注意力,做一些讓自己放松的事情
去運動一下,出一身汗;或者聽聽音樂、看看電影,讓自己沉浸在另一個世界里。這些都能幫助你釋放壓力,緩解情緒。
3. 學會表達情緒,而不是發泄情緒
當你在外面受了氣時,可以試著跟家人傾訴一下,讓他們了解你的感受。但要注意的是,表達情緒不是發泄情緒。你要做的是客觀地陳述事實,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指責和攻擊對方。
4. 尋求專業的幫助
如果你的情緒問題已經很嚴重,影響到了你的生活和家庭關系,那么不妨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或醫生的幫助。他們會給予你更具體和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也會遭遇別人的攻擊和傷害。但真正的強大,不是在外面逞強好勝、耀武揚威;而是在面對困境時,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智,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家人,是用來愛和珍惜的,不是用來發泄和傷害的。愿我們都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珍惜眼前人,共同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
美國職位權力排行榜:你知道哪些職位位居前列嗎?
廣州史上最大的靈異事件
111111的數值結果是多少
揭秘“我去”的真正含義
《小馬寶莉》中,小馬寶莉最終嫁給了誰?
鯇魚VS草魚:美味對決與驚人差異大揭秘
自我按摩技巧:舒緩身體的小方法
彭冠英的真實身高:究竟是192cm還是188cm?
揭秘“預計”的真正含義
揭秘:VJ與DJ的區別究竟是什么?
車牌號111111和尾號11的吉兇如何?
宗馥莉與袁姓先生喜結連理
閑云野鶴的含義是什么?
冰心的《嫩芽》原文內容是什么?
揭秘線報酷:如何高效瀏覽與購買心儀群組
揭秘!4斤究竟等于多少克?
保皇游戲詳細玩法規則解析
揭秘!海波究竟是不是晶體?
揭秘:三月初三竟是觀音菩薩的何種重要節日?
學會“愿意”的正確拼音
陜ICP備2022011690號 本站所有軟件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著所有。如有侵權,敬請來信告知 ,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