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由小編給您帶來的端午節(jié)都有哪些習俗和端午傳統(tǒng)習俗分享的具體內容分享。終于今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相信大家已經開心的過起了端午節(jié)假期,那么除了在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外還有哪些傳統(tǒng)的習俗呢?相必大家對此都有疑問,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傳統(tǒng)習俗分享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這樣的民俗大節(jié)里,相關的習俗和食俗繁多復雜,大家不妨花時間一起了解一下,看看端午節(jié)的這些老傳統(tǒng)丟了沒有,今年過端午記得做,祈禱家人端午安康吉祥,一年都能順順當當。 端午傳統(tǒng)美食 1、吃粽子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粽子是端午節(jié)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美食,從古至今都盛行不衰。傳說粽子的誕生是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屈原在端午投江后百姓們?yōu)榱瞬蛔屗械聂~蝦們“蠶食”他的身體,紛紛把米團投入江中,后來也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如今每到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煮粽子吃,各式各樣、不同餡料口味的粽子吃起來鮮香軟糯,同時也寄托了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愿景。 2、吃鱔魚 在民間有著“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鱔魚經過了冬春兩季的蓄養(yǎng),這時的黃鱔正是肥美的時候,營養(yǎng)價值也是最高的,吃起來鮮嫩有營養(yǎng)。黃鱔買回到家中一定要處理干凈,特別是要將黃鱔血及其表皮上的粘液洗除去腥,不管是紅燒,還是爆炒都極其美味。 3、吃雞蛋或鴨蛋 端午節(jié)很多地方都有吃雞蛋或是鴨蛋的食俗,一般端午前后氣溫會持續(xù)升高,人們出汗量也隨之增加造成體內缺乏水分和營養(yǎng),為了讓身體保持健康并適應盛夏的氣候,人們會吃雞蛋或鴨蛋來補充營養(yǎng)。 雞蛋會煮成茶蛋或是鹽水蛋吃,還有的地區(qū)人們會用艾葉來煮雞蛋。雞蛋煮好后還會把一些雞蛋涂成紅色,再用五彩的網(wǎng)袋兜著掛在小朋友的脖子上,有保佑孩子能逢兇化吉,平安健康的說法。鴨蛋則會提前一個月左右腌成咸鴨蛋食用,或是將咸鴨蛋黃包進粽子里,吃起來綿密咸香。 端午傳統(tǒng)習俗 1、掛艾草、菖蒲 五月初五在古人看來是“五毒日”,陽氣在這天上升至了極點開始漸消,陰氣開始從地下慢慢滋生,雨水增多,環(huán)境會變得潮濕起來,很多毒蟲蛇害開始大量的繁殖、活躍,人們?yōu)榱蓑尦@些蛇蟲就用艾草或菖蒲掛在家中。 艾草作為一種中草藥,含有一種艾油會散發(fā)出一股奇特的芳香,蟲害聞不了這種味道就會被驅趕走,五月艾草正是生長旺季,艾油含量最多,效果最好。人們就會清晨起來去割上一些艾草,用紅繩捆綁在一起掛在門前或是插在門中間來驅蚊防蟲。 菖蒲和艾草的作用相似,也含有一種可揮發(fā)的芳香油能驅蟲殺菌,而且菖蒲的葉子長得和刀劍很相似,也被古人稱為“水劍”,據(jù)說可“斬千邪”,將其掛在門上,就能驅邪避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2、戴香囊和五彩繩 在很多地區(qū)人們都會提前準備上香囊在端午佩戴,特別是要給孩子身上系上香囊。香囊中包著艾草、雄黃、菖蒲等這些中草藥或是香料,散發(fā)出特殊的芳香氣味,可以幫助孩子驅除蟲害、保平安。 五彩繩則是用“紅、黃、黑、白、青”五種顏色的線繩編成的,這五種顏色象征著五方和五行是吉祥色,到了端午這日家長們就會編好或是買好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或腳腕上,有辟邪、驅邪的作用,寓意給孩子帶來吉祥和健康。 3、涂飲雄黃酒 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是蛇妖,她也因喝了雄黃酒而現(xiàn)出了原形。雄黃是一種中藥材,散發(fā)著奇特的香味,蛇蟲聞到香味后都會避而遠之。人們在端午節(jié)用雄黃泡酒,來防蛇蟲的叮咬,但雄黃的成分中有硫化砷和汞,是有毒的,所以要泡雄黃酒喝只需取微量的雄黃放入黃酒或是白酒中即可,但不能多飲。 大人飲雄黃酒,小孩則要用雄黃酒涂抹到額頭、手足或是耳鼻上,讓雄黃的味道從身上散發(fā)幫助驅趕孩子身邊冒出來的蛇蟲以防被叮咬、傷害。有的地方會直接在孩子的額頭處用雄黃酒畫“王”字,和老虎一樣,寓意是作為萬獸之王,蛇和毒蟲看見就會遠遠避開,有驅邪避災的含義。 以上就是端午節(jié)都有哪些習俗和端午傳統(tǒng)習俗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為你帶來幫助,歡迎大家閱讀! |
Cypher什么意思... <詳情>
在探討“危險”這一概... <詳情>
揭秘中國移動DICT...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