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一個大學生竟然會說出如此話語,“我要是他(藥家鑫),我也捅……怎么沒想著受害人(藥家鑫事件中的死者)當時不要臉來著,記車牌?”2011年4月1日下午,有網友在微博貼出藥家鑫的西安音樂學院同門師妹李穎在人人網上留言的截圖。 中國是全世界大學生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但是由于教育體制、理念、方式的嚴重缺陷,重教化、輕人格的方式塑造了太多扭曲的精英后備軍,他們聰明、功利。這樣下去會促使年輕人瘋狂的追逐利益而為了利益不講是非道德。這難道就是專家所講的“中國教育最危險的信號”嗎?教育學專家王建軍認為,現如今許多大學都只強調與注重知識的傳授,進而忽略了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 藥師妹李穎錯了,她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所以得出了一個錯誤的觀點。藥家鑫,藥師妹李穎或許只是其中極端的個案,但是我們認真的審視這些個案的背后,不正是中國教育發出的危險信號嗎? 這究竟是一個人的倫理悲劇,還是一個群體的價值觀淪陷?抑或如專家所稱,“是中國教育最危險的信號。”李穎的極端言論只是個案,但個案背后,卻有其生存的現實土壤。 適當功利并無大礙,朝氣蓬勃、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如不追求點功和利,未必是好事。但不能走極端,不能到不問是非的地步。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大學生已泯滅基本的是非觀,他們惟名利是瞻,惟個人利益是瞻,比如我撞了你你要記我的車牌,我就要捅你,并且捅死,這,就很可怕了。 最該追問的是,是誰讓大學生變得功利而置是非于不顧?閭丘露薇說,如果某一種所謂的成功途徑才有在社會上上升的空間,那么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自然會打磨掉年輕人的棱角。更可怕的是,會促使年輕人瘋狂地攫取利益,為了利益不講是非。90多年前,魯迅呼吁“救救孩子!”今天,我們要呼吁的是,應該先救救令人擔憂的社會風氣。 如今藥師妹李穎已經知道錯了,雖然也道歉了,但很多網友還是不相信藥師妹是真心道歉,至少認為她只是迫于輿論壓力才不得已低頭。但面對這起風波,不該只有李穎一人道歉,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李穎,還存在著多少個藥師妹,這間接反映出我們教育、認識、價值觀上的嚴重不足。 教育學專家王建軍認為,現在許多大學都只強調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教育學專家張敏強感嘆“太糟糕了,太可怕了”。確實,一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會說出明顯是反生命、反人性、反道德的話語來,教育的失敗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藥師妹李穎為什么會說出她自己也承認“確實過分”的話來?——李穎應該不會故意挑戰社會的主流道德觀,很可能是在為自己的同學藥家鑫打抱不平。即使是極端的、反道德的言論,從一個人嘴里說出來時,總是有特定的語境的,總是跟個人身份、與當事人的關系、具體的環境等因素結合在一起的。 我們得反思藥師妹支持藥家鑫這類事件中教育的失敗,如果僅僅是局限于抽象的理念,而不去尋找某種理念的孕育、成形直至表達的機制與路徑,對教育的改革、改變,很可能無從著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在日常生活中,選擇車... <詳情>
在中國商業圈與公眾視... <詳情>
在日常生活的喧囂與忙...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