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怎么認識呢?隨著這幾年的相關報道越來越多,對于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可謂是十分凄慘。 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 抗戰勝利已經70周年了,參加當年抗戰老兵有很多,他們能夠在戰爭中存活下來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生命不息,可是在戰爭中所受的傷卻一直伴隨著他們,每當午夜夢回十分,無不是哪些死去戰友的臉龐。哪種痛苦,那么折磨,誰能夠真正了解呢? 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一:抗戰老兵齊修體 94歲的抗戰老兵齊修體弓腰駝背 河南省滑縣老店鎮齊寨村,94歲的抗戰老兵齊修體弓腰駝背,手拄木棍拐杖,肩扛一編織袋“戰利品”——拾荒得來的飲料瓶、垃圾品,舉步維艱,走到家中;并把撿來的“寶貝”放到屋里。老人說:進入夏季,一天可以撿到20多個飲料瓶,能收入一塊錢。 土坯房 齊修體生于1922年3月2日,今年94歲。1938年4月,16歲的齊修體因為家庭貧窮報名參軍,到中國國民革命軍195師服役。在開封、江蘇一帶與日本鬼子打過很多惡仗。這就是抗戰老兵齊修體的“家”,流行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現已鮮見。 84歲的老伴任秀英 在當地志愿者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這位抗戰老兵的家。病床上,躺著清瘦如柴、現年84歲的老伴任秀英。據老人的閨女齊愛見講,父親一共當了三年兵。但老人年事已高,腦子有些糊涂,很多情況已表述不清了,好多打仗故事都是母親以前講給他們的。上世紀80年代初,老人在外地漂泊了十幾年才回到了齊寨老家。如今老兩口已失去了勞動能力,承包到戶的責任田只好租給鄰居耕種,每年只有300斤小麥100斤玉米做口糧。 身負“國民黨、雜牌軍”的“罪名” 因為自己身負“國民黨、雜牌軍”的“罪名”,直到今日老人還是不敢承認自己是國軍老兵。如今93歲的老人在村子里“還是抬不起頭”,甚至遭人背后“說三道四”。 抗戰老兵 日前,齊修體84歲的老伴任秀英“總吃不下”,在新鄉醫學院住院幾天,被確診為胃癌晚期。兩個兒子一個入贅山西,另一個光棍兒子也五十開外。一個嫁在附近村莊的女兒經常來看老人,但婆家有老有小也幫不了爹娘很多。 再給臥病的老伴燒火做飯 如今已94歲高齡且意識不清的他卻依然記得每天提上編織袋到村子里轉一轉,撿些柴禾,撿些垃圾、破爛、飲料瓶背回家,再給臥病的老伴燒火做飯。老人提起之前含辛茹苦積攢了一輩子“體己錢”1.8萬元“不翼而飛”,老人哭得極為傷心。 老人就著蒜瓣兒,津津有味地啃起了“菜窩窩”。知情人講,老人的身板很結實。 老人正在給臥病在床的老伴兒晾曬被褥。 一輩子辛辛苦苦,卻換來還是這樣辛苦的生活,確實也讓人們需要好好反思反思了。 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二:94歲的抗戰老兵殷邵文 抗日老兵 相濡以沫六十余載的抗日老兵殷邵文。 殷邵文夫妻 在偏遠的農村與老伴相依為命。殷邵文老人由于腿部受傷,行動不便,每走一步都要老伴殷淑芳的攙扶。 殷邵文行動不便 老伴殷淑芳陪伴殷邵文在極度清貧的歲月里,走過了60多個風風雨雨。 殷淑芳偷偷抹眼淚 殷淑芳聽起殷老講過去的抗戰往事,就背著偷偷抹眼淚。 二手電視機 家里一臺破舊的二手電視機是殷邵文老人了解世界的唯一通道。 種地、養殖家禽增加收入 老伴殷淑芳靠用勤勞的雙手種地、養殖家禽增加收入。 生活十分清苦 2年前,兩位老人生活十分清苦,每月55元的農村養老金,老兩口加起來只有110元。 不過現在,政府對抗戰老兵福利有所提高,相信他們的生活不會像今天如此辛苦了。 有人說,我們今年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血用生命換來,可是如今他們功成身退后,我們便對他們不聞不問了。雖然說政府已經有補貼,他們更多的是需要關心。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抗戰老兵,不妨多多關注一下這些抗戰老兵的晚年生活。 |
在日常生活中,選擇車... <詳情>
在中國商業圈與公眾視... <詳情>
在日常生活的喧囂與忙... <詳情>